視障人口約佔全球總人口2至7%,這是一個有待發掘的潛力市場。為了向視障人士提供即時打印的文件,方便他們閱讀和學習,科技大學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兩名畢業生,最近成功研發出一部「視障人士點字打印機」(Braille Embosser)。產品先後奪得泛珠三角安利杯大學生計算機作品賽金獎及最佳創意獎、亞太區資訊及通信科技大獎賽(APICTA)大學組優異獎,以及香港電子商會教育創新科技專題畢業報告比賽金獎。兩位發明者早前接受《香港貿發局周訊》訪問,暢談研發經過。
貿:貿發局 丁:丁健民 李:李君柏
貿:
怎會想到開發視障人士打印機?
丁:
小學至中學期間,曾在傷殘人士機構當義工,視障人士詠詩時須摸著凸字歌書,書本厚重,不但擕帶不方便,還不時因走路重心不穩而造成摔倒意外。再說,現時坊間的點字打印機,每部售價動輒二、三萬元,個人根本沒能力添置,而將文件送到香港失明人士協進會或盲人協會打印,也需5至7天時間,於是我們便想到為他們開發一部廉價的點字打印機。
貿:
這部打印機有何特點?
李: 企業棄置舊打印機情況相當普遍,很不環保,因此我們構思產品時,便想到改裝舊打印機,設計上保留原有齒輪系統,只換走墨盒,加上自行設計的壓點系統及電子控制板,便很快變成一部視障人士專用的打印機。 現時市場上的視障人士專用打印機,打印過程相當複雜,首先把Word文件儲存在電腦內,轉為純文字檔(.txt),然後傳送到另一部電腦,在DOS作業系統環境下轉為點字,之後再把資料輸送到點字打印機打印。這轉換過程不但耗費人力,失明人士自己也做不來。
為此,我們特別編寫了一套打印軟件,直接將Word文件匯入軟件內進行「翻譯」及「排程」,然後直接輸出打印。這讓視障人士也可自己動手處理,只要按兩個掣,一是輸入檔案,二是輸出打印,便能輕快完成打印程序。
貿:
開發產品時遇到甚麼困難?
丁: 軟件方面,主要不是技術上的問題,而是怎樣配合用家的「感覺」,尤其是如何用一部電腦來完成整個打印程序,期間不斷給他們試用、改良、再試用,最終才修改為現時的版本。
硬件方面,坊間的盲人打印機,最貴是壓點系統,單是零件也要二萬元以上,自己開發的系統只需數百元,關鍵是選用了最基本的齒輪組合。雖然開發成本低,但設計是按照國際點字法規(文法及大小)的要求,而且充分考慮到使用安全的問題,如齒輪會不會夾指,單是平衡各方面設計,便用了3個月時間。
貿:
發明如何可以做到商品化及量產?
李: 現時產品雛形已可支援Epson打印機,修改後將來可應用到各個品牌,現正找廠家洽談各種量產方案,關鍵是將壓點系統等硬件標準化。經過反覆試驗證明,打印普通A4紙是毫無問題的,但如果選用較硬的點字紙(128克重),凸字效果更為持久。日後與廠家合作,將會以生產全新打印機為目標。
貿:
打印力度是盲人打印機的關鍵,如何達標?
丁:
曾試過在坊間採購零件組裝點字系統,但發覺力度不符合國際標準,於是自己重新計算點字力度,經過一個多月不斷測試與改良,現時馬達齒輪組件扭力足以將點字力度放大140多倍,達至每一點70公斤的點壓標準。現時視障人士壓字,多採用壓字模,量小時尚可自行壓製,量大則要送交失明人士協進會或盲人協會打印。這部廉價打印機應可幫到手。
貿:
這發明如何協助視障人士提升學習?
李:
現時失明人士閱讀新聞,需要靠屏幕閱讀軟件來認字,如晨光讀屏軟件、JAWS軟件等,然後透過喇叭播放,又或使用視障人士閱讀器,觸摸閱讀器上的凸起膠粒來認字。若站在教育層面,現時通識教材多涉及時事新聞,除聽取資訊外,也需即時打印出來,留為記錄,這時打印機便能提供很大方便。我們編寫打印軟件時,除考慮支援微軟視窗XP及視窗7的txt、doc、docx檔案外,也可以與JAWS軟件兼容。
貿:
這產品的市場商機有多大,競爭情況怎樣?
丁:
這產品將以出口為主,不會局限於香港市場。香港失明人士約有3萬人,市場規模有限,反觀內地則以百萬計,市場需求很大,但最終仍以打開國際市場為目標。資料顯示,全球弱視人士約佔全球人口2至7%,這是一個頗具潛力的市場。
由於坊間也有同類概念的產品,因此有一定競爭壓力,但對方的壓點系統比較複雜,所以成本難以大幅下調,我們的設計因為採用了簡約的新概念,成本比對手低90%以上,但速度方面仍需要進一步提升,現時每分鐘約可打印50字,將來第三代設計可以快6至7倍。
貿:
有否與廠家洽談合作?
李:
已先後接洽一些廠家,他們都表示有興趣,但由於最初的設計理念是照顧弱勢社群,這與商業經營有一定矛盾,加上發展初期產量不多,尋求廠商支持有一定難度。現在除透過大學的教授協助物色廠家外,也希望申請政府基金資助,將這事繼續辦好下去。
貿:
甚麼時候可以推出實物,發明專利誰屬?
丁:
技術專利是我們二人共同擁有,將來與廠家洽談合作模式時,重點是給予技術支援,個人希望今年可以見到實物,由於零部件便宜,有信心售價可定在1,000元或以下,真正照顧到用家的購買能力。開發這打印機,除希望造福社群外,也希望透過我們的開發經驗,引導學生朝數碼共融這發展方向多作思考,將數碼元素落實在研習項目上,同時鼓勵大家利用技術來改善生活,將所學貢獻社會。
(来源:香港貿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