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為上進國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香港中國商會副會長羅俊升。
以下為羅俊升出席中國海外投資年會論壇【青年-投資未來創新的引領者】演講實錄:
羅俊升:尊敬的各位來賓,大家下午好,我來自潮汕,從事紡織和金融行業。我想談談經濟創新自己的理解,希望能與各位嘉賓分享。
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人類歷史上變化最積極的時代,全球化資訊改變了世界的面貌,中國、印度等人口大國進入了全球化,使得全球生產和貿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而技術創新更使世界聯成一個整體,每個國家、企業,都處在這個巨大的變化中。而只有順應變化的企業、國家、人才才能在其中把握商機,贏得競爭。順應變化就需要創新,是驅動民族進步和社會發展的不懈動力,一個民族要想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停止創新,中國之所以在過去30年中,很好的參與利用全球化快速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就在於我們勇於開展創新,勇於堅持中國特色的改革開放。然而,經過21世紀初期的快速發展,當前的世界經濟進入了動盪的時期,美國和歐洲的金融債務危機表明,其經濟增長的動力在於過度虛擬化,沒有充分利用到實體經濟創新的活動,使得經濟缺乏新的落腳點。實際上經濟提升的原因有兩個,隨著地球開發資源越來越高,提高生產力將是經濟增長所依賴的唯一能源。
美歐的相對衰落使得經濟中心迅速向中國轉移,中國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市場和最大的生產者,這是21世紀全球經濟最大的變化。為中國企業的成長創造了絕佳機會,也為中國經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時代,中國不是一個封閉的地方,而是一個具有創新能力的企業開放的竟技場,為此,中國企業應該在幾個方面開展扎實創新活動,在中國市場乃至世界上成為領軍著。
首先,中國企業應該注意動態調整經營目標,實行目標創新,在過去30年中,中國依靠自身的比較優勢成為全世界優美價廉的世界工廠,中國有理由為此感到驕傲。而隨著中國成為世界市場,中國企業需要更多的關注和目標放在中國的市場上。目前,許多中國的產品從在國外銷售的價格高於海外的價格,這種經營方式目標必須進行調整,佔領中國市場將是中國企業也是全球企業的首要目標。這一點上,中國企業有著優勢,但必須進行目標創新以適應市場變化,才能將這種優勢變成實實在在的市場優勢。
第二企業要不斷的探索創新制度。中國經濟發展目標和結果是提高農民的水準,包括勞動者生產條件和收入水準。近年來,中國勞動成本的提高,正是這一目標的體現。對企業來說,不應該違背和抵制這種辦法。可是調整自身的分配,由於勞動者是企業效益的決定因素,因此提供合理報酬和激發勞動者的創新有深刻的意義。
企業制度創新的方面是不斷調整和優勢企業所有者、經營者、勞動者三折的關係,使各個成員的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
第三、環境創新。是企業經營的土壤,環境創新是指通過企業自己的創新去改變環境,引導環境去向著有利於自己的環境發展。隨著中國消費者消費能力的提高,他們會形成更加多樣化的環境需求。環境創新的主要內容是市場創新,通過品質、價值、官告宣傳等促銷,為產品社會評價成為有關和強化消費者的購買動機。
第四、技術創新,是企業新的主要內容。技術水準是反映企業經營力的一個重要標誌,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於主動的地位就必須要不斷的進行技術創新。這是中國企業較為薄弱的一個環節一方面由於中國企業起點低,另一方面是由於中國市場規模較小,難以分攤技術創新所消耗的成本。而隨著中國市場的成熟,以中國市場為基礎的創新活動更加容易,創新的方式要多種華。可以說是新材料、新樣式的開發,也可以是新樣式組合的開發。經濟創新是一個國家保持穩定、保持經濟增長的根本動力,應該是經濟創新的主體,青年的新思維、新眼界也賦予這個目標的活動,在經過30多年的驅動之下,中國經濟進入了一個創新的時代,龐大的市場規模和開放的經濟結構,成為中國企業創新的良好環境。作為中國的青年,應該把握這個機遇,促進中國的經濟發展和中國經濟的進一步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