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代理夥拍美國小酒莊闖出「藍海」
  • 2011-07-25 15:25

Angeleno Wine Merchant是一間主力代理美國小酒莊的香港葡萄酒代理商,年輕老闆原想投身銀行界,但一場金融海嘯改變他的命運,適逢政府取消葡萄酒稅,眼見時機來臨,遂決定與胞弟及朋友三人合資20萬元一同創業。經過兩年奮鬥,現已取得美國8個酒莊合共30個品牌的香港代理權。由於同行代理美國酒不多,形像及定位鮮明,加上專攻年輕中產客群,故很快在行內闖出名氣,一些著名酒舖及大酒店也向他們進貨。早前,創辦人伍柏華接受《香港貿發局周訊》訪問,分享創業經過及營運心得。

貿:

能否簡述創業經過?

伍:

自UCLA畢業後,一直想進入投資銀行工作,曾到美林及花旗銀行面試,但不幸遇上金融海嘯,全球投資環境低迷,被迫改變初衷。適逢2008年政府為促成香港成為亞洲葡萄酒貿易中心,加上美國優質葡萄酒在港難求,於是想到從加洲引入特色品牌。2009年初修讀WSET葡萄酒課程,是年7月到加州Napa Valley尋找心儀酒莊,游說他們授予香港代理權。是年年底,參加貿發局舉辦的國際美酒展,認識不少新客戶,心裡更加認定投身銀行或賺取厚利,但未必適合自己個性,反而從事葡萄酒貿易,定會結織眾多「品紅」劉伶,感覺這行業既有趣,亦大有可為。

   
貿: 

 

坊間流行法國、意大利葡萄酒,為何獨愛美國酒?

伍: 所謂不熟不做,自己在加州讀書生活,自然因利成便。再說,新世界酒當中,美國算是最好,蘇富比拍賣葡萄酒,繼法國之後最多人競投的,便是美國酒,尤其有級數的葡萄酒,產量少、質量高,每能帶出酒的風格。美國莊主有一特點,多是賺到錢後才半途出家釀酒,由於不計較賺錢與否,所以很用心釀製。個人傾向與小酒莊合作,取其經營人性化,從土壤、播種、發芽、收成,乃至銷售,每個環節都親力親為,這與大酒莊很難相提並論。
   

貿:

如何談妥第一家酒莊?

伍: 出發前先列出一份造訪清單,並準備一份業務計劃書,以便向莊主解釋市場細節。還記得首幾間都是大酒莊,結果一如所料,多是吃閉門羹。首家談妥的酒莊是Peterson Winery,印象最深是莊主為退伍海軍,於1962年溫黛颱風襲港時曾被迫滯留香港,因而對香港存有一份情意結,至今酒莊還放有當年一面港英旗幟。另外,莊主釀酒很有原則,著重人手,不用機械,寧缺勿濫,他說2005年以後,由2006至2008年質量都未如理想,故這兩年都沒有出口。這認真態度與自己經營理念相若,故一拍即合。
   

貿:

推廣美國酒有何困難?

伍:

不少人都會問,美國有出產葡萄酒嗎?又貴又不好飲。客人沒飲過,自然先入為主,因此我們會游說他們嘗試、比較,其中「蒙瓶」(遮住招紙)試飲是有效方法,因客觀結果有說服力,或會改變過往觀感。另外,會利用時下facebook、Blog等社交網絡,發表或上載短片,分享煑食、食物與葡萄酒搭配心得。事後發現,年輕讀者頗為受落,證明這類宣傳奏效。當然,市場定有「死硬派」人士,怎樣費勁游說也是徒然,這時只能對自己說,既然客人鍾情60年代貓王、披頭四,沒理由迫他們聽現代流行曲吧!

的確,要客人花上數百元購買一支從未試過的美國酒,確實有點難度,反觀若定在100至200元之間,他們或會一試。故此,目前代理的多以190至300元為主,之後跳升至500至600元的級數,以便照顧另一撮消費力較高的客群。這反映出,對新酒來說定價策略尤為重要。

   

貿:

酒展或試酒會是否有效推銷渠道?

伍:

參加酒展最大好處是接觸到各地新客,對擴充客源有很大幫助,貿發局舉辦的國際美酒展,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此外,也與私人會所、零售商合辦試酒會,而同業與酒家合辦試菜宴,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個人認為,中國菜、亞洲菜搭配葡萄酒這一範疇,還有很多拓展與嘗試的空間。從經驗得知,吸納中年顧客,沿用傳統試酒會較適合,但由於他們有多年酒齡,且經常查閱酒評資料,故幫他們尋找超值及有代表性的酒,更具商機。
   

貿:

你們對後來者有何忠告或建議?

伍:

在逆市下順利創業,關鍵是敢於創新,選擇前人較少摸索的領域。另外,是強調服務質素,尤其這行需要誠懇態度。譬如,雖然購物1,000元才免費送貨,但只要路經客人住所,多會順便送上門;每逢節日時,也會約客人出外用膳交流或試酒。對於創業者,個人認為盡管新世界酒不易推廣,但慶幸自己定位正確,在市場形象鮮明,讓人想起美國葡萄酒,即聯想到Angeleno。

經驗教曉自己,不要隨便染指暢銷的品牌,應選擇具發展潛質的新星,並盡量嘗試各地區出產,如泰國、瑞士,甚至以色列,這樣才能全面掌握各地口味與市場變化。另外,做生意難免遇上客人拖欠,一般由一至兩個月不等。這會影響現金流,打亂預算,創業者應提高客人信用管理意識,不要輕易賒貨或延長付款期。此外,須留意外匯變動的風險,事前做好對沖準備。

   

貿:

創業容易守業難,有何法子延續生意?

伍:

隨著酒莊都直接來港推銷,目前代理中介越來越難經營,競爭非常大,常言道不進則退,唯有時刻留意市場變化,並有心理準備,是月這套營銷方法賺錢,不代表下月也能成功,必須居安思危,先知先覺。與此同時,必須與時並進,為加強滲透推廣,現考慮開發iPhone電話程式(Apps),方便客人更易接觸及掌握公司服務和產品。另外,為迎合不同顧客需要,我們除專注美國酒外,也為客人搜羅不同國家佳釀,如西班牙等,但對象仍以人性化小酒莊為主。
   

貿:

有甚麼因素影響葡萄酒市場?

伍:

影響最大應是經濟因素,對亞洲來說,葡萄酒始終是奢侈品,與法國人每餐幾乎要喝上一瓶,不能同日而語。另外,當年收成也很重要,若質素欠佳,再好的釀酒師也難救活。幸好,金融海嘯過後,酒價已回復正常,部分更出現急升情況,連帶拉動美國酒價上揚。再說,近年內地葡萄酒市場承受能力不斷提升,平均由70至80元人民幣,升至150元水平,令整個市場份額增大,但市場競爭頗為激烈,現況儼如群雄並起,預期爭奪戰將持續一段時期,至少3至6年。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