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亨達常務副會長發表一帶一路專題二十:「數字絲路從遠景變現實」
  • 2020-07-17 12:08

來源:明報

 

新冠病毒疫情舒緩一段時間後又再活躍,香港市民又要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在此祝願大家健健康康!疫情持續令在家辦公、教育、購物成為新的生活模式,數字經濟漸成經濟增長支柱。早在2015年,中國發表《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時,已提出建設「信息絲綢之路」。

根據這份「一帶一路」文件的倡議,沿線各國「共同推進跨境光纜等通信幹線網絡建設,提高國際通信互聯互通水平,暢通信息絲綢之路。加快推進雙邊跨境光纜等建設,規劃建設洲際海底光纜項目,完善空中(衛星)信息通道,擴大信息交流與合作。」這條「信息絲路」着重國與國之間的通信網絡建設,包括海底及空中網絡。上期提及的「太空絲路」可說是「信息絲路」的一部份。

及至2017年,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我們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強在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納米技術、量子計算機等前沿領域合作,推動大數據、雲計算、智慧城市建設,連接成21世紀的數字絲綢之路」。經過兩年時間,可以看到「信息絲路」內容進一步豐富,提升為「數字絲綢之路」。

 

海底光纜屬硬基建

「數字絲路」涵蓋的範圍超越「信息絲路」側重的跨國通信網絡「硬基建」,還要兼顧在通信網絡上的數字技術「軟基建」,如大數據、雲計算正是數字經濟活動的重要支持。而中國的信息技術及其標準正是「數字絲路」的核心。

先說「硬基建」,全球95%數據通過海底光纜傳輸。中國已建成在用的國際海纜共15條,與周邊12個國家建成跨境光纜系統。隨着寬頻網絡、移動互聯網及物聯網的提速,「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信息公路互聯互通水平已大幅提升。

華為是中國海底光纜的主要建造者,先後參與全球98個項目並鋪設了5.9萬公里海底光纜。現已佔海底光纜市場24%份額。現時華為正興建阿聯酋-巴基斯坦海底光纜系統,連接巴基斯坦卡拉奇及瓜達爾至阿聯酋卡爾巴,全長約1300公里,計劃年內投產。

 

與16國簽諒解備忘

「數字絲路」其中一個旗艦項目──「巴基斯坦-東非海底光纜系統」(PEACE)亦正在興建,它經過吉布提將巴基斯坦瓜達爾港與肯亞蒙巴薩連起來,同時亦連接一些非洲、中東和歐洲國家,全長1.2萬公里,是亞非之間高速互聯網通信的最短路線,同樣預期年內落成。

「數字絲路」建設需軟硬基建齊全。除了與「一帶一路」國家建成逾30條跨境陸纜及逾10條國際海纜外,中國與16個國家簽署共建「數字絲路」諒解備忘錄,包括歐洲的英格蘭、捷克、土耳其等,亞洲代表有南韓、沙地阿拉伯、孟加拉等,以及古巴、秘魯等美洲國家;當中12國在編制行動計劃。

另外,中國為首的7個國家共同發起《「一帶一路」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倡議》,倡議提出15點主張,包括擴大寬頻接入、促進農業數字化轉型、促進電商合作、推動城市間數字經濟合作等(見表)。

 

縮小全球數字鴻溝

中國通過輸出數字經濟「軟基建」,如電子支付、電商平台、大數據等技術,協助沿線國家發展自己的數字「軟基建」,由於技術標準與中國兼容,通過數字服務和數字化產品的交易,國與國擴大服務及商品流通,實現共同繁榮。

數字經濟是增長的驅動力,在提高產業勞動生產率及培育新增長點,扮演重要角色。中國正促進農業數字化轉型;又鼓勵融合數字技術,建立更智慧化的製造業;利用信息通信技術,改善教育、醫療、環保、城市規劃等服務業發展。

中國願意分享產業數字化、人工智能和智慧城市建設的經驗及技術,對「一帶一路」國家有重大益處,可縮小各國的數字鴻溝,做到習近平主席所說的:「通過新工業革命、數字經濟等方式,為世界經濟開闢新道路,拓展新邊界。」    

附件

  • 陳亨達常務副會長發表一帶一路專題二十:「數字絲路從遠景變現實」.pdf

    pdf / 1.1 Mb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