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明報
2013年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的構思,中央在2015年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關於「一帶一路」,一直是指陸上及海上兩條絲路,前者是中國西部城市的對外聯繫;後者則是東南沿海港口的跨海連接。及至2017年6月,習近平會見盧森堡首相時提出,支持建設鄭州至盧森堡的「空中絲綢之路」,這條絲路的對象是中部內陸城市,由此顯現出「一帶一路」的全盤構想是海陸空全方位的對外聯通。
中國中部的中原地帶,既不近海,又不近陸路邊境,受着地理限制,經濟活動主要以國內為主。「空中絲路」的構思卻打破了這種地域界限,為內陸地區的開放型經濟,提供了一條新的發展路向,特別是為中原城市的崛起加添新引擎。
河南省不靠海、不臨江、不沿邊,欠缺對外聯繫的先天優勢。隨着後天努力,河南鄭州已是全國12個最高級國際綜合交通樞紐之一,「三橫八縱」幹線公路網連接全國,兩小時航空圈覆蓋全國90%人口,兩小時高鐵圈覆蓋4億人;加上鄭合、鄭濟高鐵年內將通車,鄭州成為全國唯一「米」字形高鐵樞紐,擁有陸空銜接及多式聯運的優勢。
除了是公路、鐵路的陸上樞紐外,2017年在習近平主席提出「空中絲路」後3個月,中央便公布相關建設的專項規劃(下稱《規劃》),提出「雙樞紐、多節點、多線路、廣覆蓋」的發展思路,將鄭州-盧森堡「空中絲路」,建設成連接東亞和歐洲經濟圈的空中經濟廊道。
鄭州與盧森堡 中歐貨運雙樞紐
所謂「雙樞紐」便是鄭州和盧森堡。《規劃》旨在提升兩個樞紐的集疏能力,構建鄭州為亞太集疏分撥基地、盧森堡為歐美集疏分撥基地。盧森堡是歐洲內陸國家,亦是歐洲重要的陸空交通樞紐。盧森堡貨運航空是歐洲最大的貨運航空公司。2014年,河南民航發展投資收購盧森堡貨航35%股權,雙方之後成立貨運航空公司、開展簽證便利業務,並在跨境電商及金融服務等加強合作。
「多節點」是以國際樞紐節點城市為重點,加強經貿人文交流,形成莫斯科(俄國)、萊比錫(德國)、芝加哥(美國)、悉尼(澳洲)、阿迪斯阿貝巴(埃塞俄比亞)等多點支持的網絡框架。
「空中絲路」框架 今年基本形成
至於「多線路」依託「雙樞紐」和主要節點城市,開闢航線、加密航班,構建連接世界主要機場的空中骨幹通道。「廣覆蓋」是通過多式聯運,增強樞紐和節點的輻射功能,構建覆蓋亞太、連接歐美、輻射非洲和大洋洲的航空網絡。
《規劃》亦提出遠近兩期的發展目標,近期是在2020年「空中絲路」建設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網絡框架基本形成,重點領域合作實現突破。遠期是在2025年「空中絲路」與航空港實驗區同步全面建成,鄭州及盧森堡成為亞太和歐美物流集散分撥基地。(見表)
今年是「空中絲路」網絡框架基本形成的重要時點。早在2014年河南航投收購盧森堡貨航股權5個月後,鄭州至盧森堡的國際貨運航線開通;翌年盧森堡-鄭州-芝加哥的國際貨運航線亦成功首航,兩者為中歐「空中絲路」贏得開門紅。
中國與盧森堡 共建「一帶一路」
經過5年多時間,「空中絲路」由每週2班增至最多23班,航點亦由鄭州、盧森堡增至芝加哥、米蘭、亞特蘭大、倫敦、吉隆玻等14城市,覆蓋亞、歐、北美三大洲23國家逾100城市。貨運量以10倍增長,種類亦由輕工業品發展到高端精密儀器、活體動物等200多個品種,推動盧森堡貨航排名升至全球第6位。
除了成為國際貨運樞紐外,「空中絲路」亦大力推動多式聯運。鄭州機場成功研發相關數據服務平台,成為國內唯一以機場為中心搭建的智能化平台,鄭州至盧森堡或芝加哥兩條專線已可網上訂艙、約車和物流全程追蹤,實現「一單到底,物流全球」。
當「陸上絲路」及「海上絲路」發展越來越順暢,「空中絲路」也獲得令人滿意的進度。鄭州憑着「一點連三洲、一線串歐美」的空中絲路,締造了獨特的交通樞紐,隨着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不斷完善,「空中絲路」的優勢將更加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