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亨達常務副會長發表一帶一路專題十二:「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節節推進」
  • 2020-03-17 10:32

來源:明報

「一帶一路」的六大經濟走廊均是要把亞洲及歐洲連接起來。之前討論了三條走廊,主要經過亞歐大陸的中北部地區,覆蓋絲綢之路經濟帶,將北亞、中亞與西歐連接;今期開始討論的三條走廊,則是經過亞歐大陸的中南部,將東亞、東南亞與南歐聯成一體。

 

「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是中國西南地區通往印度洋的重要通道,沿途經過全球人口最稠密的東南亞,將途上的主要城市和產業集聚區連起。走廊起點是中國廣西南寧和雲南昆明,分別向西去,貫通中南半島五國──越南、老撾、緬甸、柬埔寨及泰國,再南下馬來西亞,並以新加坡為終點。

 

走廊的建設始終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先行。這條「中國-中南半島走廊」的交通基建是以1995年提出的泛亞鐵路網為藍本。泛亞鐵路由東、中、西三條路線組成,三線均由昆明出發經不同路線至曼谷,再用同一路線到新加坡(見圖)。

 

根據去年中國發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進展、貢獻與展望》報告,中南半島走廊在基建互聯及跨境經濟合作區均取得積極進展。由昆明至曼谷的昆曼公路全線貫通,中老鐵路及中泰鐵路亦穩步推進。中老經濟走廊啟動建設,泰國「東部經濟走廊」與「一帶一路」倡議加快對接。

 

泛亞鐵路中線 進度令人滿意

 

先說東線,早在2004年中越提出合作建設「兩廊一圈」,即「昆明—廣寧」及「南寧—廣寧」經濟走廊和「環北部灣經濟圈」。2014年底,雲南蒙自到河口的鐵路(標準軌)開通貨運,標誌着東線的中國段全線通車,乘火車由昆明至中越邊界的河口,僅需6.5小時。

 

不過,中越在兩年後才宣佈,通過兩國發展戰略對接,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和「兩廊一圈」建設,加強基建互聯合作。2018年越南媒體報導,越南計劃建設一條從河內至越北邊境與中國交界的國際標準軌鐵路新線,推動雙邊貿易,越南交通部正積極與中國談判,敲定鐵路銜接計劃,以便盡快動工,令東線越南段的建設重現曙光。

 

中線的進度最令人滿意。中老鐵路北起雲南省玉溪市,終點為老撾首都萬象,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首條以中方為主投資建設、全線採用中國技術並與中國鐵路網直接聯通的國際鐵路。這條鐵路2015年敲定,總投資374億元人民幣,中老按7:3比例合資建設,預計明年底開放,屆時兩市旅行時間減至12小時。

 

至於中泰鐵路項目分兩段:第一段連接首都曼谷和東北部呵叻府,全長250公里;另一段連接呵叻府和泰國邊界廊開府。首段2017年已動工,明年投入運營;第二段去年中老泰簽署備忘錄,建設一條鐵路橋連接泰國廊開和老撾萬象。

 

習近平赴緬甸 今年首場外訪

 

西線的中緬鐵路可謂一波三折。中緬兩國在2011年簽署合作備忘錄,興建中緬皎漂─昆明鐵路。可惜,三年後備忘錄到期,因緬甸民眾反對而決定擱置。

 

及至2018年出現轉機,中緬簽署《共建中緬經濟走廊的諒解備忘錄》,這是中國在東南亞與單一國家共建的第二條經濟走廊(第一條是中老經濟走廊),反映中國對緬甸的重視。該走廊是一條連接雲南與緬甸曼德勒、仰光、皎漂的經濟發展帶,涵蓋中緬鐵路、皎漂港、瑞麗—木姐跨境經濟合作區及仰光智慧新城。

 

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首場國是訪問,選擇了在農曆年前出訪緬甸,由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爆發,這是年初至今唯一一次外訪。習近平主席今次訪問,推進了中緬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推動「中緬經濟走廊」由概念規劃轉入實質建設。

 

皎漂昆明鐵路 中緬起死回生

 

訪問期間,中緬交換了多項雙邊合作文本,包括木姐至曼德勒鐵路可行性研究報告接受證書、木姐至曼德勒鐵路環評報告。雙方又簽署了曼德勒-蒲甘鐵路項目可行性研究合作協定,這些對推動曼德勒至皎漂鐵路可行性研究產生積極作用。

 

中緬經濟走廊其他項目亦有進展。中緬簽署備忘錄,開展聯網專案可行性研究,並將之列入經濟走廊建設的首批電力合作清單。雙方又簽署仰光產業新城項目意向書、「曼德勒—提堅—木姐高速公路」專案,以及交接「晈瞟—內比都公路」專案可行性研究報告。國家電網承建的緬甸北克欽邦與230千伏骨幹連通工程在訪問前竣工。

 

中國與中南半島國家地理相連,文化相近,實是命運共同體。即使雙方合作曾出現波折,但最終是可以解決的。為了與東盟國家協調應對新冠疫情,瀾滄江-湄公河合作上月舉行新冠肺炎問題特別外長會,這是破天荒首次聚焦公共衛生事業的多邊外長會,充分顯示中國對中南半島國家的重視。

附件

  • 陳亨達常務副會長發表一帶一路專題十二:「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節節推進」.pdf

    pdf / 1.7 Mb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