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致辭
        2010年1月15日香港中國商會在灣仔會展中心的會址正式啓用,標誌著這個以香港國際城市地位爲依托,協助中國內地企業融入香港經濟社會和走向國際市場,爲國際現代化建設積極作出貢獻的重要商會的會務工作正式全面地展開。
       
        香港中國商會於去年八月依照香港法律在香港注冊成立、商會的成立得到香港和內地社會各界的重視和支持,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黃孟復先生出任總顧問,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曾蔭權先生和全國政協九屆、十屆常務副主席、中國企業聯合會主席王忠禹先生出任商會榮譽贊助人,內地和香港多位商界領袖、社會賢達、專家、社會知名人士出任商會榮譽職位。

 
        中國改革開放走過了三十多個春秋,經歷了坎坷與輝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特別是中國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更令世人驚嘆!據全國工商聯統計,中國內地非公有制企業僅全國工商聯所屬會員就達二百八十萬家,非公有制經濟GDP占全國總量50%以上,完成稅收占全國總額45%以上,出口産品占全國出口總數60%以上,提供了75%以上的新增就業崗位。不可忽視的是,香港是中國內地引進外來投資最大的來源地,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統計,截至2009年3季度,香港在內地投資企業總數已達十一萬三千五百家,注冊資本六千一百億美元,在內地注冊成立的港資企業當然成爲中國非公經濟的重要部分。
 
        截止2008年底,中國非公有經濟企業到香港聯交所上市的已有222家,經官方批准來香港投資的有700多家,在港設立機構注冊成立公司的數以萬計。香港中國商會的成立是中國企業的殷切期盼,他們希望香港中國商會能成爲內地企業到香港投資發展、融入香港經濟社會和走向國際市場的橋梁和窗口。

        三十多年來中國的改革開放,非公有制經濟體在中國整體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活力舉足輕重,對香港國際大都市的作用和影響不可低估。香港中國商會的成立,將爲貫徹落實國家科學發展觀,調整産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進一步實施“走出去”的發展戰略、發揮香港橋梁窗口作用,借助香港成熟的、與國際接軌的中介專業力量,協助中國內地企業融入香港經濟社會,走向國際市場,爲加強香港與內地緊密合作,爲國家的現代化建設和各地的經濟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內地工商聯系統有二百八十萬家非公有制民營企業是香港中國商會誕生和發展的最重要基礎,作爲一個商會,其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爲會員做好服務,香港中國商會要在內地經濟較發達的省市設立相應機構,以利於協助會員在內地的發展和向有關部門反映會員的訴求幷協助解決困難,進一步履行商會的義務及擴大商會的作用和影響力,爲香港會員和內地會員提供更好更多的服務。
 
        衆所周知,不論是港商到內地投資,還是內地企業在本港或者世界各地投資,都難免遇到法律、稅務、人文環境、外匯、信用、市場調查等方面問題,香港中國商會將針對這些切身問題推動香港的專業服務和中介機構與內地企業的聯繫與合作。
 
        商會將根據需要,建立各種專業顧問委員會,聯繫可信賴的、專業的法律、會計、財務、金融、信用調查、市場調查、市場拓展、環保與質量標準、技術與知識産權轉讓等專業機構,爲會員企業提供專業服務。商會還將爲內地非公有制企業提供環球財經、法律、科技、社會等實時信息服務,爲會員企業更方便、快捷地進入國際市場、同時充分發揮商會的作用,讓中國企業進一步掌握國際先進企業管理經驗,從而提高中國企業的企業管理水平和提高管理層素質,與國際接軌。商會還將提供秘書行政、人力資源支持等實務性方面的服務。
 
        展望會務發展,香港中國商會一定要充分利用香港國際大都市的地位,爲會員參與國際交流,樹立中國企業和中國産品的良好信譽形像做出不懈努力。香港中國商會一定會按照“一國兩制“的方針,引導內地來港企業遵守香港法律,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爲維護香港繁榮穩定發揮積極作用。
 
陳經緯
2010年11月

 
返回頂部